视频直播提供了完善的直播推流和播流服务。本文介绍完成视频直播流的推流与播流最基础的步骤。
视频直播基础流程

- 主播使用采集设备采集直播内容,并通过推流SDK推送直播流到CDN分发节点。
- 视频直播服务通过边缘推流的方式将直播流推送至阿里云直播中心。推送的视频流通过CDN边缘节点进行加速保证上行传输的稳定性。
- 视频直播服务将直播流从阿里云直播中心推送到CDN分发节点。
- 观众可以通过播放SDK观看推送的直播流。
操作流程

编号 | 节点 | 操作方式 | 操作 | API参考 | 相关文档 |
---|---|---|---|---|---|
1 | 准备工作 | 控制台 | 直播控制台 | 不涉及 | 不涉及 |
2 | 添加域名 | 控制台 | 添加直播域名 | 直播域名 | |
3 | 关联域名 |
|
关联域名 | ||
4 | 配置访问控制 |
|
批量配置域名 | ||
5 | 生成地址 | 控制台 | 地址生成器 | 不涉及 | 获取推流地址和播放地址 |
6 | 推流 | 推流工具 |
请参见推流设置与操作。 |
不涉及 | 推流、拉流与播流 |
7 | 播放 | 播放器 |
请参见播放设置与查看。 |
不涉及 | 推流、拉流与播流 |
支持协议
视频直播推流支持使用RTMP协议,播流支持使用RTMP协议、FLV协议、HLS协议和ARTC协议(低延时直播)。
- RTMP
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传送协议)是Adobe公司为Flash播放器和服务器之间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开发的开放协议。
RTMP协议比较全能,既可以用来推送,又可以用来直播。其核心理念是将大块的视频帧和音频帧“剁碎”,然后以小数据包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且支持加密,因此隐私性相对比较理想,但拆包组包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海量并发时容易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稳定性问题。
- FLV
HTTP-FLV协议由Adobe公司主推。
格式极其简单,只是在大块的视频帧和音视频头部加入一些标记头信息,由于这种极致的简洁,在延迟表现和大规模并发方面都很成熟。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手机浏览器上的支持非常有限,但是用作手机端App直播协议却异常合适。
- HLS
HLS是苹果推出的解决方案。
将视频分成5秒~10秒的视频小分片,然后用m3u8索引表进行管理。由于客户端下载到的视频都是5秒~10秒的完整数据,故视频的流畅性很好,但也同样引入了很大的延迟(HLS的一般延迟在10秒~30秒左右)。相比于FLV、HLS在iPhone和大部分Android手机浏览器上的支持非常足,所以常用于QQ和微信朋友圈的URL分享。
- ARTC
ARTC是阿里云提供的低延迟直播RTS(Real-time Streaming)解决方案使用的协议头。
该方案参考WebRTC交互方式,采用UDP传输协议打造,实现可以承载大规模并发,端到端延时1秒内的低延时直播体验,同时对交互流程做了秒开优化,以及兼容更多的直播音视频特性例如AAC解码、B帧。RTS服务部署于阿里云直播节点,在接入成本、节点覆盖、承载能力上实现了平衡,大幅优化直播体验。
以上四种协议对比如下:
协议类型 | 延时 | 优点 | 缺点 | 特点 | 适合端 | 场景推荐 |
---|---|---|---|---|---|---|
RTMP | 1s~3s | 延时低 |
|
TCP长连接 | PC端 | 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直播 |
FLV | 1s~3s |
|
需要集成SDK才能播放 | TCP长连接 | PC端 | 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直播 |
HLS | >10s |
|
延时高 | HTTP短连接 | PC端、移动端 | 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直播;移动端和H5端 |
ARTC | 1s |
|
H5播放不支持B帧和AAC音频(可通过阿里云RTS转码功能去除B帧并将音频转为Opus) | UDP | PC端、移动端 | 实时性要求高的直播,如电商带货、在线教育、社交互动等 |
在文档使用中是否遇到以下问题
更多建议
匿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