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

蚂蚁中间件十年

更新时间:

蚂蚁集团自成立以来,通过技术重塑了支付服务和小微贷款服务。我们认为区块链、人工智能(AI)、安全、物联网(IoT)和云计算,这五大基础技术仍会是金融科创新发展的基石。但是,在基础技术中最基础的能力是计算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计算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应用场景的千变万化。对蚂蚁集团来说,要解决两个最关键的计算问题:一个是在线交易支付的问题,另一个就是金融级数据智能的问题,狭义来讲,是 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和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的问题。而实现海量金融级交易技术的第一步,是实现金融分布式中间件。

中间件的发展代表着技术架构的升级和变迁,而这与企业组织模型和业务实践息息相关,理论上,中间件向下屏蔽异构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计算资源,向上提供应用开发、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统一计算环境与管理,属于承上启下的中间连接层,对企业来说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康威定律,软件和系统架构的设计,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沟通方式息息相关。因此,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超大规模和快速迭代发展,中间件质量和能力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企业技术架构的命运。特别是随着数字商业的兴起,过去不能被业务感知、不能为最终用户带来直接价值的中间件,也成为了数字业务的一部分。 蚂蚁集团是一家旨在为世界带来平等金融服务的科技企业,作为原生数字企业和数字商业代表,蚂蚁集团从 2004 成立支付宝开始,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自研的、面向超大规模互联网金融应用的金融级中间件技术体系。

特别是自 2008 年双十一以来,在每年双十一超大规模流量的冲击上,蚂蚁集团不断突破现有技术的极限,在金融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成就,特别是历时十年自研的中间件技术可以满足 2019 年双十一 54.4 万笔/秒的交易峰值,而在 2010 年双十一的交易峰值仅为 2 万笔/分钟。

image

  • 本页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