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模型的AI竞赛助手

更新时间:

探索使用阿里云百炼平台的大模型进行功能开发和协同工作。

算力领取

第一次使用阿里云百炼平台,基于与贵校的合作,同学们免费领取300元算力券,方便后期实验运行。

云工开物实验资源方式简介

进入实操前,请确保阿里云账号满足以下条件。

  • 个人账号资源

    • 使用您个人的云资源进行操作,资源归属于个人。

    • 平台仅提供手册参考,不会对资源做任何操作。

    • 确保已完成云工开物300元高校学生代金券领取。

    • 已通过实名认证且账户余额≥0元。

说明
  1. 本实验中产生的资源消耗情况以实际实验调用的产品及使用量为准。

  2. 如果您调整了资源规格、使用时长,或执行了实验方案以外的操作,可能导致费用发生变化,请以控制台显示的实际价格和最终账单为准。

云工开物高校专属权益领取

在开始实验之前,请先点击右侧屏幕的进入实操再进行后续操作。

重要

实验产生的费用优先使用优惠券,优惠券使用完毕后需您自行承担。

实验目标

  1. 需求分析:理解AI竞赛助手的需求,包括功能模块和用户交互。

  2. 工作流设计:设计一个高效的工作流程,涵盖从数据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

  3. 功能实现与优化:使用阿里云百炼平台的大模型进行功能开发,并通过多次迭代优化助手性能。

  4. Agent协作:探索如何利用多个大模型协同工作,提高助手的智能化水平。

实验流程设计(课堂45分钟)

极速上手 (10分钟)

  • 平台登录(3min)

    1. 点击进入实操

      image

    2. 点击大模型服务平台百炼

      image

  • 工作流设计 (10分钟)。

    1. 点击应用

      image

    2. 选择左侧边栏的应用管理

      image

    3. 点击右上的新增应用

      image

      image

  • 快速认知

    1. 点击上方菜单模型

      image

    2. 选择左侧菜单文本模型

      image

    3. 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然后在下侧对话框中,输入问题。

      image

    4. 选择基础模型 (7分钟)。

      • 大语言模型中选择通义千问-Max。

      • 输入测试指令:生成一段关于‘AI竞赛助手’的简要介绍。

        image

        image

        "AI竞赛助手"是一款专为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竞赛的选手设计的辅助工具。它集成了多种功能,旨在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准备比赛、优化算法模型以及提升最终的比赛成绩。这款助手能够提供最新的竞赛信息汇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内的国际和国内重要赛事;同时,它还支持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建议,并且可以模拟真实竞赛环境,让用户在实战中不断磨练技能。此外,“AI竞赛助手”还设有社区交流平台,方便参赛者之间分享经验、讨论难题,共同进步。总之,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研究人员来说,这都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学习与成长伙伴。

核心训练 (25分钟)

  1. 需求分析 (10分钟)。

    1. 输入核心指令:

      • 指令:作为AI竞赛助手的设计者,请为‘AI竞赛助手’主题生成一份需求分析报告。

      • 观察输出效果,理解基础交互逻辑。

        image

        AI竞赛助手需求分析报告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各类AI相关的竞赛活动中来。为了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准备比赛、提高技术水平,“AI竞赛助手”应运而生。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AI竞赛助手”的功能需求及用户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目标用户群体
        1.学生:对AI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科研人员:希望利用比赛机会测试自己研究成果的科研工作者。
        3.企业员工:来自科技公司或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希望通过参与竞赛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4.爱好者:对AI充满热情但缺乏系统学习渠道的普通大众。
        
        主要功能需求
        1.竞赛信息管理
          a.收集并展示国内外主要AI竞赛的信息(如报名时间、比赛规则等)。
          b.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推送相关竞赛通知。
        2.学习资源库
          a.提供丰富的在线教程、视频讲座等学习材料。
          b.按照难易程度分类整理资料,方便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查找使用。
        3.项目实战模拟
          a.设计虚拟竞赛场景,让用户能够在接近真实环境的情况下练习。
          b.分析用户提交的作品,并给出改进建议。
        4.社区交流平台
          a.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讨论区,鼓励用户分享经验心得。
          b.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在线答疑解惑。
        5.个性化推荐服务
          a.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参与情况,智能推荐适合其水平的比赛项目。
          b.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建议。
        
        非功能性需求
        1.性能要求:系统需具备良好的响应速度与稳定性,确保高峰期也能流畅运行。
        2.安全性要求: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对于敏感操作(如支付)采用加密处理。
        3.兼容性要求:支持多种操作系统(Windows, MacOS, Linux等),以及主流浏览器访问。
        4.可扩展性要求:架构设计上考虑未来可能新增的功能模块,保证系统的灵活性。
          
        用户体验设计
        1.界面简洁明了,易于导航。
        2.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减少新用户的学习成本。
        3.重视反馈机制建设,及时收集用户意见用于产品迭代优化。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AI竞赛助手”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等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广大AI爱好者和从业者值得信赖的好帮手。接下来的工作将围绕如何实现这些需求展开,期待能够打造出一款既实用又受欢迎的产品。
    2. 优化指令(添加限制条件)。

      调整要求:
      1.增加“用户界面设计”板块。
      2.解说部分加入具体应用场景。
      3.实例限定在最近一年内发生的竞赛案例。

      image

      AI竞赛助手需求分析报告。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各类AI相关的竞赛活动中来。为了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准备比赛、提高技术水平,“AI竞赛助手”应运而生。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AI竞赛助手”的功能需求及用户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目标用户群体
      1.学生:对AI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科研人员:希望利用比赛机会测试自己研究成果的科研工作者。
      3.企业员工:来自科技公司或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希望通过参与竞赛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4.爱好者:对AI充满热情但缺乏系统学习渠道的普通大众。
      
      主要功能需求
      1.竞赛信息管理
        a.功能描述:收集并展示国内外主要AI竞赛的信息(如报名时间、比赛规则等);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推送相关竞赛通知。
        b.具体应用场景:例如,用户可以查看最近一年内的Kaggle竞赛信息,包括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比赛,并收到符合其兴趣的比赛提醒。
      2.学习资源库
        a.功能描述:提供丰富的在线教程、视频讲座等学习材料;按照难易程度分类整理资料,方便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查找使用。
        b.具体应用场景: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找到关于TensorFlowPyTorch的入门教程,以及针对特定竞赛(如2023ImageNet挑战赛)的实战指南。
      3.项目实战模拟
        a.功能描述:设计虚拟竞赛场景,让用户能够在接近真实环境的情况下练习;分析用户提交的作品,并给出改进建议。
        b.具体应用场景:用户可以参与一个模拟的NLP竞赛,使用提供的数据集进行文本分类任务,并获得即时反馈和改进建议。
      4.社区交流平台
        功能描述: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讨论区,鼓励用户分享经验心得;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在线答疑解惑。
        具体应用场景:用户可以在社区中讨论2023NeurIPS会议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同行交流心得。
      5.个性化推荐服务
        a.功能描述: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参与情况,智能推荐适合其水平的比赛项目;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建议。
        b.具体应用场景:如果用户经常浏览图像处理相关的资料,系统会推荐类似2023CVPR的图像分割竞赛,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路径。
      
      非功能性需求
      1.性能要求:系统需具备良好的响应速度与稳定性,确保高峰期也能流畅运行。
      2.安全性要求: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对于敏感操作(如支付)采用加密处理。
      3.兼容性要求:支持多种操作系统(Windows, MacOS, Linux等),以及主流浏览器访问。
      4.可扩展性要求:架构设计上考虑未来可能新增的功能模块,保证系统的灵活性。
      
      用户界面设计
      1.简洁明了: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导航,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
      2.操作指引: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减少新用户的学习成本。
      3.反馈机制:重视反馈机制建设,及时收集用户意见用于产品迭代优化。
      4.视觉风格:采用现代化的视觉风格,结合AI主题元素,增强用户体验。
      5.响应式设计:确保在不同设备(桌面、平板、手机)上都能良好显示。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AI竞赛助手”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等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广大AI爱好者和从业者值得信赖的好帮手。接下来的工作将围绕如何实现这些需求展开,期待能够打造出一款既实用又受欢迎的产品。
  2. 工作流设计 (10分钟)。

    1. 输入核心指令:

      • 指令:请为‘AI竞赛助手’设计一个高效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输入、处理和结果输出。

      • 观察输出效果,理解基础交互逻辑。

        image

        image

        image

    2. 优化指令 (添加限制条件)。

      调整要求:
      a.增加“多Agent协作”模块。
      b.解说部分加入具体应用场景。
      c.实例限定在最近一年内发生的竞赛案例。

      image

      image

  3. 功能实现与优化 (5分钟)。

    1. 输入核心指令:

      • 指令:请为‘AI竞赛助手’实现以下功能:数据输入、处理和结果输出。

      • 观察输出效果,理解基础交互逻辑。

    2. 优化指令 (添加限制条件)。

      调整要求:
      a.增加“多Agent协作”模块。
      b.解说部分加入具体应用场景。
      c.实例限定在最近一年内发生的竞赛案例。

迁移应用 (10分钟)

  • Agent协作。

    • 选择生成稿件中的核心段落,输入指令:将以下内容转换为适合多Agent协作的方案。

课后训练指南 (1小时)

  1. 功能仿写训练 (30分钟)。

    找一篇官方新闻稿,改写为:

    小红书种草文案(带emoji和商品链接位)。
    知乎深度分析(添加数据更新标注)。
  • 缺陷修正训练 (30分钟)。

    故意输入有缺陷的指令。

    写一篇关于量子计算的科普文章(不指定长度和受众)。
    分析生成内容的不足。
    通过3次迭代优化解决:
    1.信息过载问题(添加「大学生能理解」限制)
    2.数据陈旧问题(添加「仅用2024年数据」)
    3.枯燥性问题(要求「每段用生活案例引入」

实验成果

  • 课堂成果:

    • 1AI生成的需求分析报告。

    • 1份工作流程设计报告。

    • 1份功能实现与优化报告。

    • 1张多Agent协作方案对照表。

  • 课后成果:

    • 2份跨平台改写稿件。

    • 1份缺陷修正分析报告。

关键技巧备忘

  1. 课堂记录 (截图/粘贴)。

  2. 初始生成结果。

  3. 最终优化版本。

  4. 课后练习。

    • 改写对比 (原文vs仿写稿)。

    • 最有效的1条优化指令。

  5. 我的发现。

    • AI擅长:

    • 需要人工干预:

这个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大模型的基本操作,并通过实际项目加深对大模型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