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池配置

一个地址池,代表一组提供相同应用服务,即具备相同运营商或地区属性的IP地址或域名地址。

地址池的作用

地址池是GTM对应用服务的地址进行管理的功能。一个GTM实例,可以配置多个地址池,便于实现不同地区的用户访问不同的地址池,并达到就近接入的效果。同时当地址池所属地址池集合整体不可用时,可以做故障切换。

添加地址池

  1. 访问云解析DNS-全局流量管理

  2. 单击 地址池配置 页签,然后单击 创建地址池 按钮。

  3. 创建地址池 页面,单击地址池图标并选择 基础配置image

  4. 地址池基础配置 弹框中完成各项参数的配置后单击 提交配置

    表单项

    说明

    地址池名称

    配置便于记忆和识别的地址池名称,可以填写中文、英文等便于您识别记忆的名称,例如:“test”。在访问策略中,用户访问的地址池也是依赖地址池名称来区别标识。

    地址池类型

    可选项:IPv4、IPv6、域名。

    说明

    地址池类型和接入域名选择的记录类型关联,对应关系如下:

    • GTM接入域名记录类型为A,地址池类型适用IPv4域名类型。

    • GTM接入域名记录类型为AAAA,地址池类型适用IPv6域名类型。

    • GTM接入域名记录类型为CNAME,地址池类型仅适用域名类型。

    地址池健康状态判定条件

    用来判断地址池是否可用的指标,当地址池中的可用地址数量低于该数值时,则判定该地址池不可用。可选值有:

    • 地址池内至少1个地址是可用地址

    • 地址池内至少30%地址是可用地址

    • 地址池内至少50%地址是可用地址

    • 地址池内至少70%地址是可用地址

    • 地址池内地址全部可用

    启用状态

    默认启用,如果设置为 禁用 状态后,GTM不会返回该地址池中的地址。

    备注

    配置的备注信息,方便后续对地址池的区分和记忆。

    image

地址池中添加地址

  1. 在地址池基础配置完成后,在 地址池 页面,单击地址池图标并选中 选择已有地址 按钮。

    说明

    若您此时还未配置地址,可以单击 添加新地址 进行配置。具体请参考地址配置

    image

  2. 完成服务地址的添加后,单击 提交配置 按钮。

    image

接入域名添加地址池

地址池配置完成后,可将其添加到目标接入域名。

  1. 访问云解析DNS-全局流量管理,找到目标域名,点击操作列的配置,进入配置页面。

  2. 点击接入域名图标,弹窗点击选择已有地址池

    image

  3. 在弹出的选择已有地址池面板中,选择已经配置好的地址池。

    image

配置地址池间的负载均衡策略

GTM提供四种地址池间的负载均衡策略:轮询顺序权重来源就近。请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最合适的策略。

策略说明

轮询

对于任何来源的解析请求,返回所有地址池。并且每次对于所有地址池进行轮转排序。访问终端一般选择排列在首位的地址池中的地址进行访问。

  • 1次:地址池1,地址池2,地址池3

  • 2次:地址池3,地址池1,地址池2

  • 3次:地址池2,地址池3,地址池1

  • 4次:地址池1,地址池2,地址池3

重要

使用限制:如果两个地址池是不同类型或同为域名类型,不允许配置轮询策略,如ipv4地址池和域名地址池、ipv6地址池和域名地址池、两个域名地址池都不允许配置轮询策略。

适用场景

  • 多个对等的数据中心(多活架构)之间的流量负载均衡。

  • 对流量分配精度要求不高的简单流量分发场景。

使用建议:由于DNS缓存和客户端行为的影响,实际流量分配可能并非严格的1:1:1轮询,但长期来看流量会趋于均衡。

顺序

对于任何来源的解析请求,返回顺序号较小的地址池(顺序号标识地址池返回的优先级,越小优先级越高)。若顺序号较小的地址池不可用时,返回下一个序号较小的地址池。顺序模式下,前序资源异常恢复服务模式分为 抢占模式非抢占模式

  • 抢占模式:前序资源恢复,优先使用顺序号较小的资源。

    如:地址池1的顺序号为1,地址池2的顺序号为2,地址池3的顺序号为3。若地址池1可用,始终返回地址池1;

    若地址池1异常,返回地址池2;若地址池1和地址池2均异常,返回地址池3;若地址池1和地址池2均恢复可用状态,则返回地址池1。

  • 非抢占模式:前序资源恢复,仍然使用当前资源。

    如:地址池1的顺序号为1,地址池2的顺序号为2,地址池3的顺序号为3。若地址池1可用,始终返回地址池1;

    若地址池1异常,返回地址池2,;若地址池1和地址池2均异常,返回地址池3;若地址池1和地址池2均恢复可用状态,仍然返回地址池3。

适用场景

场景

推荐模式

原因

主备容灾

非抢占模式

规避因主备数据中心间数据不一致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当流量切换到备中心并产生新数据后,若主中心恢复并立即抢占流量,备中心的新数据可能尚未同步回主中心,此时会导致用户访问异常或数据丢失。

性能分级

抢占模式

优先使用高性能或低延迟的资源池,确保用户体验。当高性能资源恢复后,流量应立即切回。

成本优化

抢占模式

优先使用低成本的资源池(如包年包月资源),仅在故障时切换到高成本的按量付费资源,并在主资源恢复后立即切回以节省成本。

权重

为每个地址池设置一个1100之间的整数权重值。GTM会根据权重比例分配DNS查询请求。权重越高的地址池,被返回的概率越大。

适用场景

  • 灰度发布:将少量流量(如5%)引入新部署的地址池,验证其稳定性。

  • 按比例切流:根据不同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按比例分配流量。

  • 服务预热:将新上线的地址池权重设置为0,使其保持健康检查但不接收流量,待预热完成后再逐步调高权重。

使用建议

  • 权重偏差:由于各级DNS缓存的影响,实际业务流量比例可能与设置的权重有偏差,这属于正常现象。建议通过业务监控数据来校准权重,而非完全依赖DNS查询统计。

  • 权重精度:为使权重调整效果明显,建议权重值之间的差异至少为10。

来源就近

GTM根据DNS查询来源的IP地址,优先按来源线路的精细度匹配可用地址池,如果同一个来源匹配多个可用地址池,返回顺序号最小的可用地址池。

适用场景

  • 在全球或全国多地部署了数据中心,希望为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最佳访问体验。

使用建议
必须配置“默认线路”,用于匹配所有未明确指定的来源区域,确保服务的全局可用性。

操作步骤

  1. 访问云解析DNS-全局流量管理,找到目标接入域名,进入配置详情页。

  2. 点击接入域名下方的地址池间负载均衡策略(如:轮询,弹出选择配置面板。

    image

  3. 点击配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负载策略(地址池间)

    image

  4. 轮询负载策略以外,其他策略需要进一步配置各地址池的策略数据。如:

    • 顺序:为每个地址池设置顺序号(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并根据上文的决策建议选择 抢占模式 或 非抢占模式。

    • 权重:为每个地址池设置一个1-100的整数权重值。

    • 来源就近:为规划的每个访问来源(如大区、国家、省份、运营商)选择对应的地址池,并务必配置默认地址池。

    image

  5. 验证:可通过解析记录观察策略生效情况,也可通过探测公共DNS的地址变化。

    dig @223.5.5.5 your-domain.com +short
    dig @8.8.8.8 your-domain.com + short

地址池状态变化说明

服务可用状态:地址池的服务可用状态,分为 可用不可用

可用:地址池 启用 且健康状态为 正常 ,地址池的服务可用状态为 可用

不可用:地址池 禁用 或健康状态为 异常 ,地址池的服务可用状态为 不可用

地址池服务可用状态判定优先级如下表所示:

启用状态

健康状态

服务可用状态

启用

正常或警告

可用

启用

异常

不可用

禁用

正常、警告或异常

不可用

说明

地址池健康状态:

  • 正常:地址池引用的所有地址全部可用,该地址池健康状态为“正常”。

  • 警告:地址池引用的所有地址部分不可用,但不可用地址数量未超过设定的地址池健康状态判定条件,该地址池健康状态为“警告”。警告状态下,地址池中可用的地址正常解析,不可用的地址停止解析。

  • 异常:地址池引用的所有地址中,不可用的地址数量已超过设定的地址池健康状态判定条件,该地址池健康状态为“异常”,异常地址池停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