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类型概述
对象存储OSS提供标准、低频访问、归档、冷归档、深度冷归档多种存储类型,全面覆盖从热到冷的各种数据存储场景。
标准存储(Standard)
提供高可靠、高可用、高性能的对象存储服务,能够支持频繁的数据访问。适用于各种社交、分享类的图片、音视频应用、大型网站、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场景。提供标准存储-本地冗余(LRS)和标准存储-同城冗余(ZRS)两种数据冗余存储方式。
标准存储-本地冗余(LRS)
采用单可用区(AZ)内的数据冗余存储机制,将用户的数据冗余存储在同一个可用区内多个设施的多个设备上,确保硬件失效时的数据持久性和可用性。
重要本地冗余存储类型的数据冗余在某个特定的可用区内。当该可用区不可用时,会导致相关数据不可访问。如您的业务需要更高的可用性保障,建议您使用同城冗余的存储类型来存储和使用数据。
标准存储-同城冗余(ZRS)
采用多可用区(AZ)内的数据冗余存储机制,将用户的数据冗余存储在同一地域(Region)的多个可用区。当某个可用区不可用时,仍然能够保障数据的正常访问。
说明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2(北京)、华北 3(张家口)、华北6(乌兰察布)、华南1(深圳)、中国香港、日本(东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德国(法兰克福)地域支持标准存储-同城冗余(ZRS)类型。
低频访问(Infrequent Access)
提供高持久性、较低存储成本的对象存储服务。有最小计量单位(64 KB)和最低存储时间(30天)的要求。支持数据实时访问,访问数据时会产生数据取回费用,适用于较低访问频率(平均每月访问频率1到2次)的业务场景。提供低频访问-本地冗余(LRS)和低频访问-同城冗余(ZRS)两种数据冗余存储方式。
最小计量单位(64 KB)表示不足64 KB的文件也要按64 KB大小来计费。最低存储时间(30天)表示以低频访问类型存储时长不足30天将收取低频访问不足规定时长容量费用。更多信息,请参见存储费用。
低频访问-本地冗余(LRS)
采用单可用区(AZ)内的数据冗余存储机制,将用户的数据冗余存储在同一个可用区内多个设施的多个设备上,确保硬件失效时的数据持久性和可用性。
重要本地冗余存储类型的数据冗余在某个特定的可用区内。当该可用区不可用时,会导致相关数据不可访问。如您的业务需要更高的可用性保障,建议您使用同城冗余的存储类型来存储和使用数据。
低频访问-同城冗余(ZRS)
采用多可用区(AZ)内的数据冗余存储机制,将用户的数据冗余存储在同一地域(Region)的多个可用区。当某个可用区不可用时,仍然能够保障数据的正常访问。
说明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2(北京)、华北 3(张家口)、华北6(乌兰察布)、华南1(深圳)、中国香港、日本(东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德国(法兰克福)地域支持低频访问-同城冗余(ZRS)类型。
归档存储(Archive)
提供高持久性、极低存储成本的对象存储服务。有最小计量单位(64 KB)和最低存储时间(60天)要求。归档存储数据支持解冻(约1分钟)后访问或直接访问。解冻后访问会产生归档存储数据取回容量费用,直接访问会产生归档直读数据取回容量费用。归档存储适用于数据长期保存的业务场景,例如档案数据、医疗影像、科学资料、影视素材等。提供归档存储-本地冗余(LRS)和归档存储-同城冗余(ZRS)两种数据冗余存储方式。
最小计量单位(64 KB)表示不足64 KB的文件也要按64 KB大小来计费。最低存储时间(60天)表示文件以归档类型存储时长不足60天将收取归档存储不足规定时长容量费用。更多信息,请参见存储费用。
归档存储-本地冗余(LRS)
采用单可用区(AZ)内的数据冗余存储机制,将用户的数据冗余存储在同一个可用区内多个设施的多个设备上,确保硬件失效时的数据持久性和可用性。
重要本地冗余存储类型的数据冗余在某个特定的可用区内。当该可用区不可用时,会导致相关数据不可访问。如您的业务需要更高的可用性保障,建议您使用同城冗余的存储类型来存储和使用数据。
归档存储-同城冗余(ZRS)
采用多可用区(AZ)内的数据冗余存储机制,将用户的数据冗余存储在同一地域(Region)的多个可用区。当某个可用区不可用时,仍然能够保障数据的正常访问。
说明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2(北京)、华北 3(张家口)、华北6(乌兰察布)、华南1(深圳)、中国香港、日本(东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德国(法兰克福)地域支持归档存储-同城冗余(ZRS)类型。
冷归档存储(Cold Archive)
提供高持久性、比归档存储的存储成本更低的对象存储服务。有最小计量单位(64 KB)和最低存储时间(180天)的要求。数据需解冻后访问,解冻时间根据数据大小和选择的解冻模式决定,解冻会产生数据取回费用以及取回请求费用。适用于需要超长时间存放的冷数据,例如因合规要求需要长期留存的数据、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长期积累的原始数据、影视行业长期留存的媒体资源、在线教育行业的归档视频等业务场景。
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1(青岛)、华北2(北京)、华北 3(张家口)、华北5(呼和浩特)、华北6(乌兰察布)、华南1(深圳)、华南2(河源)、华南3(广州)、西南1(成都)、中国香港、美国(硅谷)、美国(弗吉尼亚)、日本(东京)、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孟买)、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阿联酋(迪拜)地域支持冷归档存储。
最小计量单位(64 KB)表示不足64 KB的文件也要按64 KB大小来计费。最低存储时间(180天)表示文件以冷归档类型存储时长不足180天将收取冷归档存储不足规定时长容量费用。更多信息,请参见存储费用。
深度冷归档存储(Deep Cold Archive)
提供高持久性、比冷归档存储成本更低的对象存储服务。有最小计量单位(64 KB)和最低存储时间(180天)的要求。数据需解冻后访问,解冻时间根据数据大小和选择的解冻模式决定,解冻会产生数据取回费用以及取回请求费用。适用于需要超长时间存放的极冷数据,例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始数据的长期积累留存、媒体数据的长期保留、法规和合规性存档、磁带替换等业务场景。
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2(北京)、华北 3(张家口)、华北6(乌兰察布)、华南1(深圳)、新加坡地域支持深度冷归档存储。
最小计量单位(64 KB)表示不足64 KB的文件也要按64 KB大小来计费。最低存储时间(180天)表示文件以深度冷归档类型存储时长不足180天将收取深度冷归档存储不足规定时长容量费用。更多信息,请参见存储费用。
存储类型对比
对比指标 | |||||||||
标准存储-本地冗余(LRS) | 标准存储-同城冗余(ZRS) | 低频访问-本地冗余(LRS) | 低频访问-同城冗余(ZRS) | 归档存储-本地冗余(LRS) | 归档存储-同城冗余(ZRS) | 冷归档存储 | 深度冷归档存储 | 标准存储-本地冗余(LRS) | |
数据设计持久性 | 99.999999999%(11个9) | 99.9999999999%(12个9) | 99.999999999%(11个9) | 99.9999999999%(12个9) | 99.999999999%(11个9) | 99.9999999999%(12个9) | 99.999999999%(11个9) | 99.999999999%(11个9) | 99.999999999%(11个9) |
服务可用性 | 99.99% | 99.995% | 99.00% | 99.50% | 99.00%(数据解冻或开启直读之后) | 99.50%(数据解冻或开启直读之后) | 99.00%(数据解冻之后) | 99.00%(数据解冻之后) | 99.00% |
最小计量单位 | 无 | 无 | 64 KB | 64 KB | 64 KB | 64 KB | 64 KB | 64 KB | 无 |
最低存储时间 | 无 | 无 | 30天 | 30天 | 60天 | 60天 | 180天 | 180天 | 无 |
数据取回费用① | 无 | 无 | 按实际获取的数据量收取,单位GB。 | 按实际获取的数据量收取,单位GB。 | 按实际解冻或直读的数据量收取,单位GB。 | 按实际解冻或直读的数据量收取,单位GB。 | 按实际解冻时选择的数据取回能力及数据大小收取,单位GB。 | 按实际解冻时选择的数据取回能力及数据大小收取,单位GB。 | 无 |
数据访问特点 | 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如果未开启直读,需要先解冻,解冻完成后才能读取。解冻时间需要1分钟。如果开启直读,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如果未开启直读,需要先解冻,解冻完成后才能读取。解冻时间需要1分钟。如果开启直读,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数据需要先解冻,解冻完成后才能读取。解冻优先级越高,解冻时间越短。不同解冻优先级的取回时间,请参见解冻消耗时间。 | 数据需要先解冻,解冻完成后才能读取。解冻优先级越高,解冻时间越短。不同解冻优先级的取回时间,请参见解冻消耗时间。 | 实时访问,毫秒延迟。 |
图片处理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但需要先解冻或开启直读。 | 支持,但需要先解冻或开启直读。 | 支持,但需要先解冻。 | 支持,但需要先解冻。 | 支持 |
适用场景 | 各种社交、分享类的图片、音视频应用、大型网站、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场景。例如程序下载、移动应用等。 | 各种社交、分享类的图片、音视频应用、大型网站、大数据分析等,且对持久性和可用性有更高要求的业务场景。例如企业重要文件、敏感信息等。 | 较低访问频率(平均每月访问频率1到2次)的业务场景。例如热备数据、监控视频数据等。 | 较低访问频率(平均每月访问频率1到2次),且对持久性和可用性有更高要求的业务场景。例如企业业务数据、近期的医疗档案等。 | 数据长期保存的业务场景。例如档案数据、医疗影像、科学资料、影视素材等。 | 数据长期保存,且对持久性和可用性有更高要求的业务场景。例如档案数据、医疗影像、科学资料、影视素材等。 | 需要超长时间存放的冷数据,例如因合规要求需要长期留存的数据、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长期积累的原始数据、影视行业长期留存的媒体资源、在线教育行业的归档视频等业务场景。 | 需要超长时间存放的极冷数据,例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始数据的长期积累留存、媒体数据的长期保留、法规和合规性存档、磁带替换等业务场景。 | 对数据存储地域无要求,可接受仅通过外网进行数据读取访问的场景。 |
①数据取回费用中的数据是从底层分布式存储系统读取的数据量,在公网传输的数据量会计入到流出流量的计费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