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介绍云数据库Redis社区版读写分离集群实例的规格,包含内存容量、连接数、带宽、QPS参考值等信息。
实例规格
说明 下表中的2节点代表该实例规格包含2个数据分片。例如规格为读写分离4G版(2节点1只读)表示该实例具备2个数据分片,每个数据分片中包含1个只读节点。
规格 | InstanceClass (API 使用) | CPU核数 | 分片数 | 每分片只读副本数 | 带宽(MB/s) | 每秒新建连接数上限 | 最大连接数 | QPS参考值 |
---|---|---|---|---|---|---|---|---|
读写分离4G版(2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2g.2db.1rodb.4proxy.default | 8 | 2 | 1 | 384 | 40,000 | 40,000 | 400,000 |
读写分离8G版(2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4g.2db.1rodb.4proxy.default | 8 | 2 | 1 | 384 | 40,000 | 40,000 | 400,000 |
读写分离16G版(2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8g.2db.1rodb.8proxy.default | 8 | 2 | 1 | 384 | 40,000 | 40,000 | 400,000 |
读写分离32G版(8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4g.8db.1rodb.16proxy.default | 32 | 8 | 1 | 1,536 | 50,000 | 160,000 | 1,600,000 |
读写分离64G版(16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4g.16db.1rodb.32proxy.default | 64 | 16 | 1 | 2,048 | 50,000 | 320,000 | 3,200,000 |
读写分离128G版(16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8g.16db.1rodb.32proxy.default | 64 | 16 | 1 | 2,048 | 50,000 | 320,000 | 3,200,000 |
读写分离256G版(32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8g.32db.1rodb.64proxy.default | 128 | 32 | 1 | 2,048 | 50,000 | 500,000 | 6,400,000 |
读写分离512G版(32节点1只读) | redis.logic.splitrw.sharding16g.32db.1rodb.64proxy.default | 128 | 32 | 1 | 2,048 | 50,000 | 500,000 | 6,400,000 |
CPU核数说明
为保障服务稳定运行,系统会保留其中1个CPU用于处理 后台任务 。如果实例为集群或读写分离架构,每个数据分片或每个只读节点均会保留其中1个CPU用于处理后台任务。
带宽计算规则
- 表中的带宽值是整个实例的带宽,即实例中所有分片或节点带宽的总和。
- 读写分离实例的总带宽(即表中显示的带宽)上限为2,048 MB/s。达到该上限后,即使选择拥有更多节点数的实例规格,带宽也不会提高。
- 带宽分别应用于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如果某规格的带宽为10 MB/s,则该规格实例的上下行带宽都是10 MB/s。
说明 如果您的实例有突发或计划中的流量高峰,您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实例的带宽。具体操作,请参见手动调整实例带宽。
- 表中的带宽为Redis实例的内网带宽。外网带宽取决于内网带宽,同时受到Redis实例与客户端之间的网络带宽限制,建议使用内网连接方式,排除外网影响,发挥最大的带宽性能。
连接数计算规则
每秒新建连接数上限即每秒内可新增的连接数量。例如,实例的每秒新建连接数上限为10,000,连接数上限为50,000,实例运行后的第n秒的实际连接数为12,000,则第n+1秒时的连接数最大为只能为22,000(即12,00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