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为您介绍质量监控大盘播放质量QoS、播放体验QoE指标的统计原理和定义。
工作原理
质量监控大盘服务依赖于阿里云播放器SDK上报的埋点数据,埋点逻辑如下图所示:
Web播放器SDK中,播放器初始化等效于
prepare()
方法,play()
方法等效于start()
。使用自动播放
setAutoPlay(true)
时,准备播放源完成即触发播放(等效于用户点击播放)。prepare()
可在后台执行,实际播放由start()
触发。
场景 | 上报时机 | 指标说明 |
播放成功 |
|
|
播放失败 |
|
|
核心指标
在实际运营中,聚焦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指标能帮助团队快速评估体验与服务健康度,避免数据干扰决策效率,建议长期作为监控与优化重点。
核心指标包括:
秒开率:衡量视频首帧加载速度,是评估首帧体验的核心指标,能直接影响用户首次感知与留存,是播放体验优化的首要指标。
播放失败率:反映播放成功率,是判断播放服务可用性和稳定性的核心参考,异常波动易导致用户流失。
次数卡顿率:评估播放流畅度,卡顿问题会影响用户的观看感受和整体满意度,是优化播放体验、提升用户留存的关键抓手。
QoS指标
在查询结果指标卡片的提示框中可查看指标定义及详细说明。
性能指标(秒开率、慢开率、首帧耗时、平均Seek时长)
视频播放质量监控体系中,性能类指标是评估用户体验的基础。秒开率、慢开率、首帧耗时和平均Seek时长四项性能指标,直接反映启播和播放控制的性能表现。优化这些指标可显著提升服务流畅度,增强用户黏性与满意度。
秒开率
慢开率
首帧耗时
平均Seek时长
错误指标(播放失败率、未起播率、百秒错误次数)
在视频播放质量监控体系中,错误类指标是评估服务可用性与系统稳定性的核心指标。播放失败率、未起播率及百秒错误次数三项指标,可精准量化播放器各类异常表现。通过高效监控与及时响应异常指标,能有效保障用户观看体验,提升平台服务的可靠性和健康度。
播放失败率
未起播率
百秒错误次数
卡顿指标(次数卡顿率、百秒卡顿时长、百秒卡顿次数)
在视频播放质量监控体系中,卡顿类指标是影响用户观看的流畅度和留存率的重要依据。次数卡顿率、百秒卡顿时长和百秒卡顿次数三项指标,能够全面反映视频播放过程中的流畅度。通过持续监控和针对性优化这些指标,能够有效提升播放体验,减少播放中断,提升用户满意度。
次数卡顿率
百秒卡顿时长
百秒卡顿次数
QoE指标
在查询结果指标卡片的提示框中可查看指标定义及详细说明。
观看行为指标(播放量、实际播放量、完播量、完播率、5秒跳出率)
在视频播放质量监控体系中,观看行为指标用于衡量用户对内容的真实关注度和消费深度,是评估内容受欢迎程度、用户黏性以及业务转化效率的关键参考。播放量、实际播放量、完播量、完播率及5秒跳出率五项指标,能够帮助业务有效进行内容规划与产品优化。
播放量
实际播放量
完播量
完播率
5秒跳出率
用户指标(播放用户数、人均播放时长、人均播放次数、人均完播次数)
在视频播放质量监控体系中,用户指标能够有效反映用户整体的活跃水平、内容消费习惯和粘性。通过对播放用户数、人均播放时长、人均播放次数和人均完播次数四项指标的监控与分析,可以深入洞察用户对内容的接受程度、活跃度及其与平台的深度关联。
播放用户数
人均播放时长
人均播放次数
人均完播次数
平均指标(平均播放时长、平均视频时长、平均起播码率、平均播放码率)
在视频播放质量监控体系中,平均指标是评估用户观看行为、内容特征及播放质量的关键参考数据。通过对平均播放时长、平均视频时长、平均起播码率和平均播放码率四项指标的持续跟踪,可以全面反映用户单次观看深度以及视频播放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