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云监控2.0

阿里云云监控2.0是融合日志服务SLS、云监控CMS、应用实时监控服务ARMS等产品后全新升级的一站式可观测平台,提供基于指标、链路、日志、事件的统一观测图谱,结合可视化和告警能力,实现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全链路、端到端的统一观测,帮助快速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运维效率。

功能体验

阿里云Playground提供了云监控2.0主要功能的演示环境,便于您快速了解及体验云监控2.0。

请访问 Playground Demo 演示环境,默认进入工作空间:o11y-demo-cn-hangzhou

链路概览

image.png

产品优势

一站式接入,统一加工、分析、消费

提供一站式数据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加工、查询与分析、可视化、告警等。支持多来源多类型数据一站式接入,最多只接入一次探针,完成统一采集,统一存储,数据互联互通。日均可处理来自亿级终端百PB级数据。

统一观测模型,语义对齐

观测实体统一建模、存储,包含标准名称、属性、维度、黄金指标、事件等,降低分析复杂度。

建立连接,打通可观测数据孤岛

自动为观测实体关联可观测数据,降低检索数据的复杂度。基于资源信息和调用关系,自动打通观测对象之间的连接,形成观测对象的关系图谱。

AI智能洞察

借助AI增强的跨域智能洞察,能够实时分析和预测系统性能,提前识别异常情况,并提供智能化的故障诊断和优化建议,帮助企业在 AI-native 时代以更智能高效的方式构建全栈可观测体系,为业务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驾护航。

基本概念

在使用云监控2.0前,您需要了解以下基本概念:

术语

说明

工作空间(WorkSpace)

工作空间(WorkSpace)是云监控2.0中用于表示一组资源集合的抽象层,为企业团队提供统一的管理和资源分组数据隔离能力,所选地域用于存储工作区接入的数据和配置信息。通过使用工作空间,可以创建多个独立的资源环境,每个资源环境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对象集(如云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端和前端应用、中间件等),每个组内的资源是相互隔离的,这可防止不同组之间的资源冲突,提高资源使用的安全性。

应用(App)

可观测App是对WorkSpace下的数据源进行读写操作的载体,在WorkSpace中可以打开或隐藏,App通常是对于某一特定场景的可观测领域知识的呈现。

实体(Entity)

实体Entity是指可观测的实体对象,例如一个容器集群或者一台ECS服务台,对应一个实体Entity。

模型(UModel)

UModel是一个可观测数据模型定义规范,用于定义各类可观测对象的模型,包括日志、指标、Trace、实体等,以及这些可观测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实现可观测数据的统一定义和管理。

功能概览

云监控2.0支持的可观测应用列表如下:其中应用类型为常驻的是云监控2.0默认内置的应用,其他应用类型的应用可按需增加。

应用类型

应用名称

描述

常驻

实体查询

探索不同观测对象的状态和性能

常驻

应用中心

集中管理所有应用及其相关服务

常驻

接入中心

提供各种观测对象和数据的接入与管理

常驻

告警中心

集中管理所有告警信息

运维监控

基础云监控

提供阿里云服务的基础监控指标查询与告警服务

运维监控

Prometheus服务

Prometheus全托管云服务,实现高性能监控系统

运维监控

事件中心

统一管理各类事件信息

运维监控

应用监控

对应用程序性能进行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

运维监控

用户体验监控

专注于Web、移动端App和小程序场景的监控

CloudLens 

AI Infra 服务洞察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监控与优化

CloudLens

容器洞察

深入分析 Kubernetes 集群的运行状态

CloudLens

PolarDB 服务洞察

PolarDB数据库的详细监控支持

CloudLens

RDS 洞察

提供RDS服务的专业监控

CloudLens

ECS 洞察

弹性计算服务的高级监控功能

安全 

日志审计

记录并审查操作日志

其他

Data Explorer

探索和分析各种监控指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