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几何求交算子的使用方法。
用途
几何求交算子用于计算主表与关联节点在空间位置上的交集。
适用场景
计算链路 | 计算引擎 | 是否支持 |
离线 | PostgreSQL | 是 |
Polar_PG | 是 | |
AnalyticDB PostgreSQL(ADB_PG) | 是 |
使用说明
来源节点
几何求交算子必须指定2个来源节点(又称为输入节点,每个来源节点可视为一张表),并且每个来源节点至少包含一个几何类型的字段,以求取两表中几何字段根据空间位置求交的结果。如果数据表包含多个几何类型的字段,算子默认选择第一个几何字段,可以手动切换其它的几何字段。
主表
几何求交算子的主表是输入节点中的一个。系统默认指定第一个输入节点为主表,用户可以手动将其它节点设置为主表。
相交面积阈值
如果没有设置相交面积阈值,算子结果默认返回主表与关联节点的几何字段在空间位置存在相交的记录。如果设置了相交面积阈值,算子结果只返回相交面积大于等于指定阈值的记录。
输出字段
配置当前节点输出到下游节点的字段列表,默认包含一个交集结果的几何字段(字段代码intersection_result),和2个来源节点的全部字段,可按需对来源节点字段进行删减。如果2个来源节点中存在相同的字段名称或者字段代码,系统默认对重名的字段名称或者字段代码添加后缀进行重命名,用户也可以手动修改重名的字段名称或者字段代码。
该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