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分布式的三种工作模式是互斥么?它们之间是否需要相互配合使用?
透明分布式的三种工作模式,并不是不相容的互斥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地配合使用。比如,手动分区分别可以与单表打散或自动分区配合使用,共同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透明分布式自动分区的工作模式,默认会采用什么样的分区方案?
自动分区的工作模式下,建表SQL在不指定分区键的情况下,PolarDB-X会按主键(如果表没有指定主键,则使用隐式主键)并使用KEY分区策略进行默认分区,默认分区的分区数目 = 实例创建时逻辑节点数 × 8。比如,PolarDB-X实例创建时,逻辑节点是2,那默认分区数目就是16。
透明分布式在单表打散的工作模式下,以后添加新的DN节点,这些单表是否会再打散到新的DN节点上?
是的。当添加了新的DN节点后,PolarDB-X会自动选择一些单表迁移到新的DN,实现负载均衡。
源RDS MySQL表为分区表,使用DTS迁移到PolarDB-X后是否会以数据粒度打散到不同DN?
目标库为DTS自动创建的AUTO模式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 MODE='auto' ;
),单个表的数据会打散到不同DN。目标库为手动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autodb1 MODE='auto' DEFAULT_SINGLE='on';
),单个表的数据会打散到不同DN。
已经进行表粒度打散的表,是否可以再进行数据粒度打散?
您可以将单表转换为分区表,即可完成数据粒度打散。
该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