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O计算器规则说明
TCO计算器是阿里云提供的免费成本分析工具服务,从成本角度为考虑是否上云的用户提供参考。阿里云不对本服务的可用性作出承诺。同时,由于配置页数据均由用户根据业务情况填写并提交,阿里云不对最终的成本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任何承诺或承担任何责任。
TCO计算器介绍
什么是TCO?
总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是由Gartner提出的IT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方式,可以通过TCO的方式来分析传统IT模式和云计算模式下企业IT成本的支出对比。
为什么要使用TCO计算器?
TCO计算器是阿里云免费提供的评估工具,可根据您的算力需求快速评估TCO成本,并给出专业报告,帮助您量化评估上云决策。
TCO计算器和价格计算器的区别
TCO计算器适用于自建IDC集群和使用阿里云的TCO成本对比,价格计算器适用于云产品规格的精准选购和采购成本的精细化测算。
如果您有较大的算力需求或个性化的场景,您可以联系我们进一步了解。
使用TCO计算器
输入自建清单
填写您在IDC机房中使用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配置,以及数据中心的机柜租赁情况、其他成本信息,用于后续成本对比。
根据您的线下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模板,参考模板中是典型使用场景的资源使用情况,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加以调整。
在填写各项参数时,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填写调整,成本数据也可以根据您的商务情况自行调整:
填写计算资源时,您可以选择添加服务器的类型,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测试服务器,其中数据库服务器需填写所用的数据库类型,以便找到云上对应的云产品为您提供服务。
填写存储资源时,您可以选择添加存储的类型,包括文件存储、对象存储,生成报告中对应的云产品也会有所区别。
数据中心的机柜租赁费用、其他成本的比例等信息,来自行业内经验数据,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查看成本报告
自建清单输入完成后,您可以单击查看成本报告。
系统会根据您自建清单的信息,自动计算平迁上云及平台重构后的成本数据,并给出对比说明。
您也可以展开查看各项费用的明细对比,了解具体对照情况:
如果您已获得更多折扣,还可以展开详细费用后自行调整自定义折扣率,获得更贴近您商务关系的成本数据:
确认无误后,您可以下载成本报告到本地,以便后续汇报、查看等。
如果工具无法满足您的项目需求,欢迎反馈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将通过您留下的邮件或电话与您联系,支持您更准确地评估 TCO 成本。
上云策略介绍
阿里云TCO计算器当前提供了平迁上云(Rehost)、平台重构(Replatform)上云策略的TCO成本测算报告。
平迁上云(Rehost)
通过平迁上云(Rehost)策略迁移到阿里云,可以快速降低IT运维成本,提高系统弹性。
将现有应用按照原有的架构迁移到云平台上,利用基础设施资源及服务(laaS)只做虚拟化部署,利用云服务优势,增加系统弹性和安全性,应对业务流量高峰。
平台重构(Replatform)
通过平台重构(Replatform)策略迁移到阿里云,可以快速地帮助业务增长。
系统迁移到云上后,通过使用PaaS平台资源及服务,对功能进行局部优化,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架构重构(Re-Architect)
通过架构重构(Re-Architect)策略,对系统进行云原生架构改造,将现有的单体核心应用重新设计成为松耦合、模块化的原生应用架构。
当前TCO计算器还未支持此策略的测算。
TCO计算规则说明
IDC自建成本的计算规则
计算
单台服务器硬件成本=(CPU成本+内存成本+磁盘成本+固态盘成本+网卡成本+L6成本)*(1+维保成本上浮)
维保成本上浮:3年 1.5%,4年 2.5%,5年3.5%
单台服务器vmware虚拟化成本=单台服务器硬件成本/3*折旧年数。
单台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成本=操作系统软件单价*服务器数量*折旧年数。
存储
存储总成本=磁盘存储节点成本+全闪存节点成本
磁盘存储节点成本=磁盘存储节点单价*节点数+磁盘裸容量*磁盘单T价格+网络成本单价*节点数*年数+存储软件成本单价*磁盘裸容量*年数
全闪存节点成本=全闪存节点单价*节点数+全闪存裸容量*磁盘单T价格+网络成本单价*节点数*年数+存储软件成本单价*全闪存裸容量*年数
网络
每种配置的交换机成本=单价*数量*年数*12;其中:数量=对应网卡的服务器数量总和。
负载均衡总成本=页面录入值。
IDC间专线成本=单价*带宽速率*年数*12。
公网(BGP)带宽成本=单价*带宽速率*年数*12。
数据中心
机柜数量=服务器总功耗(W)/ (IDC机柜规格*1000)+2 ,进位取整
服务器总功耗(W)=服务器台数*800+存储节点数量*2000
机柜总成本=单机柜月租费用单价*机柜数量*折旧年数*12
电费总成本=单机柜平均每月电费单价*机柜数量*折旧年数*12
如果租赁方式为包电,则不会有电费,因为机柜单价已经包括了电费
其他成本
备用资源成本=(服务器总成本+存储总成本+网络总成本+数据中心总成本)*备用比率。
安全防护成本=(服务器总成本+存储总成本+网络总成本+数据中心总成本+备用资源成本)*安全防护成本占比。
IT人力成本=(服务器总成本+存储总成本+网络总成本+数据中心总成本+备用资源成本)*IT人力成本占比。
资金成本=一次性采购成本*资金年化成本率*资金采购年数。其中一次性采购成本包括:
服务器的硬件成本
存储成本
交换机成本
负载均衡成本
备用资源成本
资金采购年数=折旧年限-1
平迁上云的计算规则
计算
当应用类型=应用服务器、开发测试时:根据IDC的“地域、CPU型号、每CPU芯片核数、单台物理机CPU芯片数、单台物理机内存大小(G)、物理机台数”,映射至ECS+EBS。
当应用类型=数据库服务器时:软件成本=IDC的数据库软件成本,服务器硬件根据IDC的“地域、CPU型号、每CPU芯片核数、单台物理机CPU芯片数、单台物理机内存大小(G)、物理机台数”,映射至ECS+EBS。
固态盘和磁盘映射至块存储EBS的逻辑:
磁盘映射ESSD Entry云盘,固态盘映射ESSD云盘PL0。
云上容量=IDC单块裸容量*数量*0.9*利用率;其中0.9表示物理容量转换成逻辑容量的开销。
存储
应用类型=文件存储,映射NAS。
其中磁盘存储节点映射至NAS容量型。
其中全闪存存储节点映射NAS通用性能型。
购买NAS资源包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
应用类型=对象存储,映射OSS通用型。可以通过购买OSS资源包的方式降低成本。
冗余模式是将裸容量和可用容量进行换算,逻辑为:
两副本:IDC裸容量*0.9*0.85/2*弹性增长系数= 云上可用容量。
三副本:IDC裸容量*0.9*0.85/3*弹性增长系数= 云上可用容量。
N+M:IDC裸容量*0.9*0.85/(N+M)*N*弹性增长系数=云上可用容量。
说明其中0.9表示物理容量转换成逻辑容量的开销。
其中0.85是垃圾回收+元数据预留+热备空间预留。
其中弹性增长系数=50%,表示通过在云上的灵活弹性购买过程实现的成本优化。
网络
交换机映射至VPC,默认VPC成本为0。
负载均衡:
4层映射NLB应用型负载均衡,购买NLB资源包从而降低成本。
7层映射ALB网络型负载均衡,购买ALB资源包从而降低成本。
云上成本=实例费+LCU费。
IDC间专线映射至CEN云企业网,根据是否跨省映射不同:
如果是同城专线或跨城专线,则云上映射CEN,成本=0。
如果是跨省专线,则映射至CEN的带宽计费项,其中:云上带宽速率=IDC带宽速率*带宽月均水位。
公网(BGP)带宽映射至EIP,当前采用包年包月的方式购买。
其他成本
IT人力成本:云上IT人力成本=IDC的IT人力成本*上云后IT人力成本缩减系数。
上云后IT人力成本缩减系数:通过上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工作量可以减少。
平迁上云阶段:上云后IT人力成本缩减系数=90%
资金成本:云上资金成本=一次性采购成本*资金年化成本率*资金采购年数
一次性采购成本包括:包年方式购买一年以上的预付费云产品。
资金采购年数=折旧年限-1
平台重构的计算规则
计算
当应用类型=应用服务器、开发测试时:根据IDC的“地域、CPU型号、每CPU芯片核数、单台物理机CPU芯片数、单台物理机内存大小(G)、物理机台数”,映射至ECS+EBS。
通过优化利用率可以减少ECS台数,优化后的ECS台数=ECS接口获得的台数*云上ECS台数缩减比例,向上取整,至少1台ECS。
云上ECS台数缩减比例=CPU和多条内存的利用率取最大值;如果最大值小于50%,则取50%。
固态盘和磁盘映射至块存储EBS的逻辑:
磁盘映射ESSD Entry云盘,固态盘映射ESSD云盘PL0。
云上容量=IDC单块裸容量*数量*0.9*利用率*弹性增长系数;其中弹性增长系数=50%,表示通过在云上的灵活弹性购买过程实现的成本优化。
当应用类型=数据库服务器时:软件成本=IDC的数据库软件成本,服务器硬件根据IDC的“地域、CPU型号、每CPU芯片核数、单台物理机CPU芯片数、单台物理机内存大小(G)、物理机台数”,映射至RDS等数据库云产品。
云上数据库数量=IDC服务器数量/2,(假设IDC一定是主备高可用的数据库,云上默认是高可用版)。云上数据库数量最小为1。
RDS映射逻辑:
IDC的CPU物理核数*2=云上vCPU核数;
取RDS相同vCPU核数的RDS规格清单,若取不到,则向上取最接近的,都取不到则取该地域最大的,目前封顶104C;
取该RDS规格清单中,内存相同的,则向上取最接近的,都取不到则取该地域最大的,目前封顶768G;
磁盘和固态盘映射至ESSD 云盘 PL1。
存储
应用类型=文件存储,映射NAS。
其中磁盘存储节点映射至NAS容量型。
其中全闪存存储节点映射NAS通用性能型。
购买NAS资源包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
应用类型=对象存储,映射OSS通用型。
购买OSS资源包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
冗余模式是将裸容量和可用容量进行换算,逻辑为:
两副本:IDC裸容量*0.9*0.85/2*弹性增长系数= 云上可用容量。
三副本:IDC裸容量*0.9*0.85/3*弹性增长系数= 云上可用容量。
N+M:IDC裸容量*0.9*0.85/(N+M)*N*弹性增长系数=云上可用容量。
说明其中0.9表示物理容量转换成逻辑容量的开销。
其中0.85是垃圾回收+元数据预留+热备空间预留。
其中弹性增长系数=50%,表示通过在云上的灵活弹性购买过程实现的成本优化。
网络
交换机映射至VPC,默认VPC成本为0。
负载均衡:
4层映射NLB应用型负载均衡,7层映射ALB网络型负载均衡。
云上成本=实例费+LCU费。
IDC间专线映射至CEN云企业网,根据是否跨省映射不同:
如果是同城专线或跨城专线,则云上映射CEN,成本=0。
如果是跨省专线,则映射至CEN的带宽计费项,其中:云上带宽速率=IDC带宽速率*带宽月均水位。
公网(BGP)带宽映射至EIP,当前采用包年包月的方式购买。
其他成本
IT人力成本:云上IT人力成本=IDC的IT人力成本*上云后IT人力成本缩减系数。
上云后IT人力成本缩减系数:通过上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工作量可以减少。
平迁上云阶段:上云后IT人力成本缩减系数=90%
资金成本:云上资金成本=一次性采购成本*资金年化成本率*资金采购年数
一次性采购成本包括:包年方式购买一年以上的预付费云产品。
资金采购年数=折旧年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