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随着业务发展,企业数据呈现出规模化、爆炸式的增长,业务应用要求实时、在线的快速处理。对于数据库运维人员来说,保护企业核心数据的任务越来越有挑战性,例如数据误删除、相关系统漏洞和勒索病毒、硬件故障,甚至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因此,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非常重要的功能。
PolarDB支持数据备份和物理日志备份。数据备份即将某个时间点上集群的全量数据生成一个备份集(快照),即全量备份;物理日志备份即记录生成备份集后的增量数据,即增量备份。通过一个完整的数据备份以及后续一段时间的Redo日志备份,就可以将整个PolarDB集群或特定库表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按照存储位置可分为一级备份和二级备份。
备份存储位置 | 是否默认开启 | 保留时长 | 特点 | 查看备份大小 |
---|---|---|---|---|
一级备份 | 是 | 3~14天。 |
说明 一级备份默认开启,无法关闭。 | 一级备份物理空间大小如下图所示。![]() 说明
|
二级备份 | 否 |
|
说明 若一级备份未能在下一个一级备份开始转存前完成,则下一个一级备份将会被直接删除而不会被转存为二级备份。例如将PolarDB集群的一级备份的备份时间设置为每日凌晨1点,保留时间为24小时,PolarDB集群在1月1号凌晨1点生成一级备份A,2号凌晨生成一级备份B,备份A在2号凌晨1点超过保留时间并开始转存为二级备份,由于该备份文件较大转存时间较长,到3号凌晨1点时该转存任务仍未完成,则此时备份B在3号凌晨1点到期后将会被直接删除而不会转存为二级备份。 | 二级备份大小如下图所示,二级备份总大小即为每个二级备份文件大小之和。![]() |
物理日志备份
- 特点
日志备份通过实时并行上传Redo日志到OSS来达到备份的目的。日志备份方式包括同地域备份和跨地域备份,最短保留时间为3天,最长保留时间为7300天。您也可以通过开启删除集群前永久保留功能永久保存。
说明 日志备份默认开启同地域备份,无法关闭。借助日志备份可以实现任意时间点的一致性备份:通过一个完整的数据全量备份(快照)以及后续一段时间的日志备份,就可以将PolarDB集群恢复到任意时间点(Point-In-Time Recovery,简称PITR),保证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安全性,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恢复到任意时间点时,应用Redo日志的恢复速度大概是20~70秒/GB,整个恢复时间是备份集(快照)恢复时间以及应用Redo日志恢复时间之和。
- 查看备份大小
日志备份大小如下图所示,日志备份总大小即为每个日志备份文件大小之和。
同地域备份和跨地域备份
- 备份说明
备份类型 说明 是否默认开启 使用场景 优势 同地域备份 备份存储在同一个地域的不同可用区。 是。 说明 开启二级备份时,默认开启同地域备份。长期归档。 按需设置更低的备份频率进行转储,实现更低的成本。 跨地域备份 备份存储在除当前地域外的其他地域。 否,需要手动开启。 异地备份、等保三级。 低RPO,适用于安全加密的非公网环境,按需设置低频转储,实现更低的成本。 说明 低频二级备份:即二级备份的备份周期设置为比一级备份的备份周期更低的频率。 - 跨地域备份支持地域
源地域 支持备份的目的地域 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1(青岛)、华北2(北京)、华南1(深圳)、中国(香港) 华东1(杭州)、华东2(上海)、华北1(青岛)、华北2(北京)、华南1(深圳)、中国(香港) 说明 支持备份至除源地域自身以外的地域。美国(硅谷) 美国(弗吉尼亚) 美国(弗吉尼亚) 美国(硅谷) 华东1(杭州) 金融云 华东2(上海) 金融云、华南1 (深圳)金融云 华东2(上海) 金融云 华东1(杭州) 金融云、华南1 (深圳)金融云 华南1 (深圳)金融云 华东1(杭州) 金融云、华东2(上海) 金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