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为您介绍如何通过WebTracking采集日志数据到日志服务中,并对采集到的日志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
背景信息
当发送重要邮件时为了确认对方已读,都会在邮件中设置读取回执标签,可以在对方已读时收到提醒信息。读取回执这种模式用途很广,例如。
- 发送传单时,确保对方已读。
- 推广网页时,多少用户做了点击。
- 移动App运营活动页面,分析用户访问情况。
对这类个性化的采集与统计,针对网站与站长的传统方案都无法胜任,主要难点在于。
- 个性化需求难满足:用户产生行为并非移动端场景,其中会包括一些运营个性化需求字段,例如:来源、渠道、环境、行为等参数。
- 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为完成一次数据采集、分析需求,首先需要购买云主机、公网IP、开发数据接收服务器、消息中间件等,并且通过互备保障服务高可用。接下来需要开发服务端并进行测试。
- 使用不易:数据达到服务端后,还需要工程师先清洗结果并导入数据库,生成运营需要的数据。
- 无法弹性:无法预估用户的使用量,因此需要预留很大的资源池。
从以上几点看,当一个面向内容投放的运营需求来了后,如何能以快捷的手段满足这类用户行为采集、分析需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日志服务提供Web Tracking、JS、Tracking Pixel SDK用于解决以上轻量级埋点采集场景,可以在1分钟时间内完成埋点和数据上报工作。
功能特点
这里引入采集+分析方案基于阿里云日志服务,该服务是针对日志类数据的一站式服务,无需开发就能快捷完成海量日志数据的采集、消费、投递以及查询分析等功能,提升运维、运营效率。服务功能包括。

- LogHub:实时采集与消费。与Blink、Flink、Spark Streaming、Storm、Kepler等打通。
- 数据投递:LogShipper。与MaxCompute、E-MapReduce、OSS、Function Compute等打通。
- 查询与实时分析:LogSearch/Analytics。与DataV、Grafana、Zipkin、Tableau等打通。

采集端优势
日志服务提供30+种数据采集方式,针对服务器、移动端、嵌入式设备及各种开发语言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 Logtail:针对X86服务器设计Agent。
- Android/iOS:针对移动端SDK。
- Producer Library:面向受限CPU/内存、智能设备。

本文档中介绍的轻量级采集方案(Web Tracking)只需一个HTTP Get请求即可将数据传输至日志服务Logstore端,适应各种无需任何验证的静态网页、广告投放、宣传资料和移动端数据采集。相比其他日志采集方案,特点如下。

Web Tracking接入流程
Web Tracking(也叫Tracking Pixel)术语来自于HTML语法中的图片标签,即您可以在页面上嵌入一个0 Pixel图片,该图片默认对用户不可见,当访问该页面显示加载图片时,会顺带发起一个Get请求到服务端,这个时候就会把参数传给服务端。具体操作,请参见使用Web Tracking采集日志。
应用场景
当您有一个新内容时(例如新功能、新活动、新游戏、新文章),作为运营人员总是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尽快传达到用户,因为这是获取用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以游戏发行为例,市场很大一笔费用进行游戏推广,例如投放了1W次广告。广告成功加载的有2000人次,约占20%。其中点击的有800人次,最终下载并注册账号试玩的往往少之又少。

可见,能够准确、实时地获得内容推广有效性对于业务非常重要。为了达到整体推广目标,运营人员往往会挑选各个渠道来进行推广。

- 用户站内信(Mail)、官网博客(Blog)、首页文案(Banner等)。
- 短信、用户Email、传单等。
- 新浪微博、钉钉用户群、微信公众账号、知乎论坛、今日头条等新媒体。

操作步骤
说明 当您看完本文时,会有一个不可见的Img标签记录本次访问,您可以在本页面源代码中查看该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