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体与物理设备之间是解耦关系,您可使用数据映射功能,将物理设备的原始数据映射到孪生体的业务模型中,即孪生节点的物模型属性上。本文介绍配置数据映射的相关概念。
使用说明
数据映射由以下3部分组成:
配置项 | 说明 |
数据源类型 | 数据源类型包含:
|
脚本文件 | 使用JavaScript语言编辑脚本,解析处理已配置的数据源中数据,最后输出JSON格式数据。文件大小不超过128 KB。 |
输出文件 | 使用规定的JSON数据格式,将数据源或通过脚本处理后的数据,映射到指定孪生节点的物模型属性上。文件大小不超过256 KB。 |
脚本和输出文件编辑方法,请参见脚本和输出语法。
应用场景
数据映射使用场景如下:
数据源为物模型属性Topic:可以无需脚本文件,使用输出文件完成数据映射,如下图所示。
数据源为自定义Topic或API数据:数据格式为JSON格式,可以无需脚本文件,使用输出文件完成数据映射,如下图所示。
数据源为自定义Topic:可以先使用脚本文件解析处理数据,再使用输出文件完成数据映射,如下图所示。
数据源为数据服务中数据解析后的数据:数据解析任务可以对设备原始数据进行一些更复杂的加工计算,具体操作,请参见数据解析。如需加工计算设备原始数据,可以先将设备数据转入到数据分析任务中进行更复杂的处理,并将数据解析的目标节点配置为IoT孪生空间,再使用输出文件完成数据映射,如下图所示。
重要数据解析的输出数据格式中payload和ts是系统字段,分别表示数据解析处理的数据输出以及处理时间戳(UTC时间,单位为毫秒)。
数据源为数据服务中自定义存储表的数据:无需配置脚本文件和输出文件,根据表字段iotId和identifier的值直接映射value的值给对应孪生节点的物模型属性。
重要数据服务中自定义存储表映射到IoT孪生引擎的数据类型都是String,IoT孪生引擎会将该字符串转换成对应孪生节点的属性类型,如果转换失败则跳过。
如何配置数据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