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

PolarDB技术内幕

更新时间:

本文档介绍PolarDB云数据库的性能优点以及共享存储、物理复制和使用场景中优化的过程。

背景信息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在航空领域发挥作用。因为其严谨的一致性保证以及通用的关系型数据模型接口,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出现,很多场景下,并不需要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提供的一致性以及关系型数据模型。由于快速膨胀和变化的业务场景,对可扩展性(Scalability)以及可靠性(Reliability)更加需要,而这又正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薄弱之处。此时,新的适合这种业务特点的数据库出现,就是我们常说的NoSQL。但是由于缺乏一致性及事务支持,NoSQL被很多业务场景拒之门外。缺乏统一的高级的数据模型和访问接口,又让业务代码承担了更多的负担。数据库的历史就这样经历了多重否定,又螺旋上升的过程。

PolarDB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由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下一代关系型分布式云原生数据库。在兼容传统数据库生态的同时,突破了传统单机硬件的限制,为用户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弹性的数据库服务。

核心技术之共享存储

核心技术之共享存储

PolarDB采用了共享存储(Share Storage)的整体架构。采用远程直接数据存取(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以下简称RDMA)高速网络互连的众多区块服务器(Chunk Server)一起向上层计算节点提供块设备服务。一个集群可以支持一个主(Primary)节点和多个二级(Secondary)节点,分别以读写和只读的挂载模式通过RDMA挂载在Chunk Server上。

PolarDB的计算节点通过libpfs挂载在PolarStores上,数据按照Chunk为单位拆分,再通过本机的PolarSwitch分发到对应的Chunk Server。每个Chunk Server维护一组Chunk副本,并通过ParallelRaft保证副本间的一致性。PolarCtl则负责维护和更新整个集群的元信息。

Bypass Kernel

PolarDB诞生于2015年,由于RDMA高速网络的出现,使得网络带宽接近于总线带宽。PolarDB作出大胆的假设,那就是未来数据库的瓶颈将由网络转向软件栈。因此PolarStore中采用了大量的Bypass Kernel的设计。首先是新硬件NVME和RDMA的使用,摆脱了IO访问过程中的用户态内核态交互。Bypass Kernel

软件设计中,在绑定CPU,非阻塞IO的模式下, 通过状态机代替操作系统的线程调度,达到Bypass Kernel的目的。

ParallelRaft

PolarStore中采用三副本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需要保证副本间的一致性。工业界有成熟的Raft协议及实现,但Raft由于对高一致性的追求,要求顺序确认以及顺序提交。而副本的确认提交速度会直接影响整个PolarStore的性能。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速度,PolarStore提出了ParallelRaft协议,在Raft协议的框架下,利用块设备访问模式中方便判定访问冲突的特点,允许一定程度的乱序确认和乱序提交。

如下图所示,在所有已经确认的提案中,那些对前序访问有访问Range冲突的提案会被暂时Block,而没有冲突的提案会进入Ready状态并commit,commit以后的提案会继续反馈给当前的Scheduler,之前被Block的提案有可能会进入Ready状态,进而继续被提交。ParallelRaft

核心技术之物理复制

采用了共享存储的模式之后,Secondary上依然需要从Primary上的复制逻辑来刷新内存结构,包括Buffer Pool以及各种Cache。由于读写节点和只读节点访问的是同一份数据,传统的基于Binlog的逻辑复制方式不再可用,这时逻辑复制由于最终执行顺序的变化,导致主从之间出现不同的物理数据结构。因此DB层基于Redo Log的物理复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核心技术之物理复制

不同于逻辑复制自上而下的复制方式,物理复制方式是自下而上的。从共享存储中读取并重放REDO,重放过程会直接修改Buffer Pool中的Page,同步B+Tree及事务信息,更新Secondary上的各种内存Cache。除了支持共享存储外,物理复制还可以减少一份日志写入。由于整个复制过程不需要等到事务提交后才开始,显著的减少了复制延迟:

核心技术之物理复制

交易场景优化

针对双十一峰值交易场景,PolarDB也做了大量优化。

Blink Tree

在峰值交易场景中,会有大量涉及热点Page的更新及访问,会导致大量关于这些热点Page的SMO(Split Merge Operation)操作,之前PolarDB在SMO场景下由于B+Tree实现有如下的加锁限制:

  • 同一时刻,整个B+Tree只能有一个SMO操作。

  • 正在执行SMO操作的B+Tree分支上的读取操作会被阻塞,直到整个SMO操作完成。

针对这个问题PolarDB做了如下优化:

  • 通过优化加锁,支持同一时刻多个SMO同时进行操作,这样原本等待在其它分支执行SMO的插入操作就无需等待,从而提高写入性能;

  • 引入Blink Tree来替换B+Tree,通过缩小SMO的加锁粒度,将原本需要将所有涉及SMO的各层Page加锁直到整个SMO完成后才释放的逻辑,优化成Ladder Latch,即逐层加锁。修改完一层即可放锁然后去加上一层Page锁继续修改。这样原本被SMO阻塞的读操作会有机会在SMO操作过程中执行。通过对每个节点增加一个后继链接的方式,使得在Page Split的中间状态也可以完成对Page安全的访问,如下图所示,传统的B+Tree必须通过一把锁来Block整个Page Split过程中对所影响的Page的访问。而Blink Tree则不需要,即使Split还在进行中,父节点到子节点的链接还没有完成建立,依然可以通过前一个节点的后继链接找到正确的子节点。并且通过特殊处理确保访问到正确的Page,从而提高读取性能。Blink Tree

通过对B+Tree的优化,可以将交易场景下PolarDB的读写性能提升20%。

Simulated AIO

InnoDB中存在simulated AIO逻辑,用于支持运行在不包含AIO的系统下。PolarDB下的共享存储文件系统没有AIO,所以采用的是simulated AIO的逻辑。但是原版中的simulated AIO基于本地存储设计,与分布式存储的特性并不适配。为了进行IO合并,原版的simulated IO设计,将所有异步IO请求按照目标地址进行组织,存放在同一个IO数组中,方便将目标地址连续的小IO合并成大IO来操作,以提升IO的吞吐。但是这个设计与分布式存储是不相适配的,连续的大IO操作,会使得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或少量存储节点处在服务状态,浪费了其它存储节点资源;

另外,分布式存储的网络延迟较大,在高负载下,网络中的Inflight IO会较多,IO组中的IO请求数量也会很多,而这种组织方式下,IO数组中的槽位状态都无序的,向数组中添加IO请求和移除IO请求的开销都很大。所以,PolarDB在高负载下的性能比较差且不稳定,为此PolarDB专门对simulated AIO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主要包括:

  • 合理的选择IO合并和拆解,充分利分布式存储的多节点优势;

  • 建立状态有序的IO服务队列,减少高负载下的IO服务开销。

Simulated AIO

通过重新设计,性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如下图:

Simulated AIOSimulated AIO

稳定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下图:

1212Partitioned Lock System

PolarDB采用的是2PL+MVCC的并发控制方式。也就是用多版本数据构建Snapshot来服务读请求,从而避免读写之间的访问冲突。而写之间的冲突需要通过两阶段锁来保证,包括表锁、记录锁和谓词锁等。当需要加锁时,之前的做法都需要在log_sys中先获得一把全局的mutex保护。

在峰值的交易场景中,大量的写入会导致mutex成为瓶颈。因此PolarDB采取了Partitioned Lock System的方式,将lock_sys改造成由多个LockSysShard组成,每个Shard中都有自己局部的mutex,从而将这个瓶颈打散。尤其是在这种大压力的写入场景下明显的提升写入性能。

11Lockless Transaction System

PolarDB中支持Snapshot Isolation的隔离级别,通过保留使用的Undo版本信息来支持对不同版本的记录的访问,即MVCC。而实现MVCC需要事务系统有能力跟踪当前Active及已经Commit的事务信息。在之前的实现中每当有写事务开始时,需要分配一个事务ID,并将此ID添加到Transaction System中的一个活跃事务列表中。当有读请求需要访问数据时,会首先分配一个ReadView,其中包括当前已分配最大的事务ID,以及当前活跃事务列表的一个备份。每当读请求访问数据时,会通过从Index开始的Roll PTR访问到此记录所有的历史版本,通过对比某个历史版本的事务ID和ReadView中的活跃事务列表,可以判断是不是需要的版本。

1

然而,这就导致每当有读事务开始时,都需要在整个拷贝过程中对当前活跃事务列表加锁,从而阻塞了新的写事务的ID加入。同样写事务和写事务之间也有访问活跃事务列表的冲突。从而活跃事务列表在这里变成一个明显的性能瓶颈,在双十一这种大压力的读写场景下尤为明显。

对此,我们将Transaction System中的活跃事务列表改造成无锁Hash实现,写事务添加ID以及读事务拷贝到ReadView都可以并发进行。这个方法大大提升了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