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优化Batch Insert语句的方法。
Batch Insert语句是常见的数据库写入数据的方式,PolarDB-X兼容MySQL协议和语法,Batch Insert语法为:
INSERT [IGNORE] [INTO] table_name(column_name, ...) VALUES (value1, ...), (value2, ...), ...;
影响Batch Insert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
batch size
并行度
分片数目
列数目
GSI的数目
sequence数目
对于分片数目、列数目、GSI数目、sequence数目等内需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并且常常会和读性能相互影响,例如GSI数目较多情况下,写入性能肯定会下降,但是对读性能有提升。本文不详细讨论这些因素的影响,主要聚焦于batch size和并行度的合理设置。
测试环境
本文档的测试环境见下表:
环境 | 参数 |
PolarDB-X版本 | polarx-kernel_5.4.11-16279028_xcluster-20210802 |
节点规格 | 16核64 GB |
节点个数 | 4 |
测试的表用例:
CREATE TABLE `sbtest1` (
`id` int(11) NOT NULL,
`k` int(11) NOT NULL DEFAULT '0',
`c` char(120) NOT NULL DEFAULT '',
`pad` char(60)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id`),
KEY `k_1` (`k`)
) 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 = utf8mb4;
Batch特性:BATCH_INSERT_POLICY=SPLIT
PolarDB-X针对数据批量写入,为保障更好的并发性,对Batch Insert进行了优化,当单个Batch Insert语句大小超过256 KB时,PolarDB-X会将Batch Insert语句动态拆分成多个小Batch,多个小Batch之间串行执行,这个特性称为SPLIT。
通过BATCH_INSERT_POLICY=SPLIT的机制,在保障最佳性能的同时,减少PolarDB-X并行执行Batch Insert的代价,尽可能规避分布式下多节点的负载不均衡。
相关参数说明:
BATCH_INSERT_POLICY:可选SPLIT或NONE,默认值为SPLIT,代表默认启用动态拆分Batch。
MAX_BATCH_INSERT_SQL_LENGTH:默认值256,单位KB。代表触发动态拆分Batch的SQL长度阈值为256 KB。
BATCH_INSERT_CHUNK_SIZE_DEFAULT:默认值200。代表触发动态拆分Batch时,每个拆分之后的小Batch的批次大小。
关闭BATCH_INSERT_POLICY=SPLIT机制,可通过如下hint语句/*+TDDL:CMD_EXTRA(BATCH_INSERT_POLICY=NONE)*/
。 此参数的目标是关闭BATCH_INSERT_POLICY策略,这样才可以保证batch size在PolarDB-X执行时不做自动拆分,可用于验证batch size为2000、5000、10000下的性能,从测试的结果来看batch size超过1000以后提升并不明显。
单表的性能基准
在分布式场景下单表只会在一个主机上,其性能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的性能基线,用于评测分区表的水平扩展的能力,分区表会将数据均匀分布到多台主机上。
测试方法为对PolarDB-X中的单表进行Batch Insert操作,单表的数据只会存在一个数据存储节点中,PolarDB-X会根据表定义将数据写入到对应的数据存储节点上。
场景一:batch size
参数配置:
并行度:16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 batch size | 1 | 10 | 100 | 500 | 1000 | 2000 | 5000 | 10000 |
PolarDB-X【单表】 | 性能(行每秒) | 5397 | 45653 | 153216 | 211976 | 210644 | 215103 | 221919 | 220529 |
场景二:并行度
参数配置:
batch size:1000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 thread | 1 |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
PolarDB-X【单表】 | 性能(行每秒) | 22625 | 41326 | 76052 | 127646 | 210644 | 223431 | 190138 | 160858 |
测试总结
对于单表的测试,推荐batch size为1000,并行度为16~32时整体性能比较好。在测试batch size为2000、5000、10000时,需要添加hint参数来关闭SPLIT特性,从测试的结果来看batch size超过1000以后提升并不明显。示例:
/*+TDDL:CMD_EXTRA(BATCH_INSERT_POLICY=NONE)*/
分区表的性能基准
Batch size和并行度都会影响Batch Insert的性能,下面对这两个因素分开进行测试分析。
场景一:batch Size
在数据分片的情况下,由于包含拆分函数,Batch Insert语句会经过拆分函数分离values,下推到物理存储上的batch size会改变,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所以数据分片下,PolarDB-X的Batch Insert语句可以更大一些,或者尽量将同一个物理表的数据放到一个batch Insert语句中,保证拆分函数分离values后下推到单个数据分片上的batch size较合适,以提升存储节点的性能。
子场景一(BATCH_INSERT_POLICY=SPLIT)
参数配置:
BATCH_INSERT_POLICY:开启
并行度:32
分片数:32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batch size
1
10
100
500
1000
2000
5000
10000
PolarDB-X【单表】
性能(行每秒)
12804
80987
229995
401215
431579
410120
395398
389176
说明batch size >= 2000时,会触发BATCH_INSERT_POLICY策略。
子场景二 (BATCH_INSERT_POLICY=NONE)
参数配置:
BATCH_INSERT_POLICY:关闭
并行度:32
分片数:32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batch size
1000
2000
5000
10000
20000
30000
50000
PolarDB-X【分片数:32】
性能(行每秒)
431579
463112
490350
526751
549990
595026
685500
总结:
BATCH_INSERT_POLICY=SPLIT
,batch size为1000,整体性能为每秒43w行,相当于单表的两倍;BATCH_INSERT_POLICY=NODE
,本测试的values是随机分布,拆分函数是Hash,所以分布到每个分片上的数据基本均匀,理论情况下分片数×1000的batch size下性能会比较好,在最大batch size为50000时,整体性能为每秒68万行。
场景二:并行度
判断并行度是否合适的标准是将PolarDB-X数据节点的CPU使用率压满或将IOPS打满,以达到较好性能,因为Batch Insert语句基本无计算,所以PolarDB-X计算节点开销不大,主要开销在PolarDB-X数据节点。并行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影响性能,影响并行度的值的因素包括节点个数、节点规格(核数和CPU)、线程池压力等,所以并行度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推荐通过实践环境进行测试,找出适合该环境的最佳并行度。
子场景一:测试4节点下,batch size为1000的不同并行度。
参数配置:
batch size:1000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thread
1
2
4
8
16
32
64
80
96
PolarDB-X【分片数:32】
性能(行每秒)
40967
80535
151415
246062
367720
431579
478876
499918
487173
总结:该配置下,64~80并发时性能达到峰值,大概50w行每秒。
子场景二:不同节点个数下的并行度测试
参数配置:
2节点:2CN×2DN
batch size:20000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thread
4
8
12
16
PolarDB-X【分片数:16】
性能(行每秒)
159794
302754
296298
241444
参数配置:
3节点:3CN×3DN
batch size:20000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thread
9
12
15
18
PolarDB-X【分片数:24】
性能(行每秒)
427212
456050
378420
309052
参数配置:
4节点:4CN×4DN
batch size:20000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thread
16
32
40
64
PolarDB-X【分片数:32】
性能(行每秒)
464612
549990
551992
373268
总结:节点数增加,最佳性能的并行度也需要增大。2节点下峰值为8并发30万、3节点下峰值为12并发45万、4节点下峰值为32并发55万,整体随着节点数的性能提升线性率为0.9~1左右。
子场景三:不同节点规格下的并行度测试
参数配置:
batch size:20000
列:4
gsi:无
sequence:无
测试项
thread
4
8
10
12
16
PolarDB-X【4核16 GB】
性能(行每秒)
165674
288828
276837
264873
204738
测试项
thread
8
10
12
16
PolarDB-X【8核32 GB】
性能(行每秒)
292780
343498
315982
259892
测试项
thread
16
32
40
64
PolarDB-X【16核64 GB】
性能(行每秒)
464612
549990
551992
373268
总结:节点规格升级,最佳性能的并行度也需要增大。4核16 GB下峰值为8并发28w、8核32 GB下峰值为10并发34w、16核64 GB下峰值为32并发55w,整体随着节点规格的性能提升线性率为0.5~0.6左右。
测试总结
默认情况下,batch size建议为1000,并发度建议16~32并发,整体实例的并发性能和资源负载会比较优。
追求数据批量导入的最大速度,可增大batch size,建议batch size=分片数×[100,1000],比如20000~50000。对应的单条Batch语句的大小控制2 MB~8 MB(默认最大包大小为16 MB),同时需要通过hint设置BATCH_INSERT_POLICY=NONE。
重要单条SQL语句过大时,分布式下单个计算节点的压力会偏重,首先会带来一定的内存消耗风险,其次可能会出现多个节点之间的压力不均衡。
Batch的批量导入,消耗更多的是IOPS的资源,CPU和内存不是主要瓶颈。因此,如果需要做资源升配来提升性能时,可以优先考虑扩容节点数,其次再考虑升配单节点规格。
线下文本数据的批量导入,建议使用PolarDB-X配套的导入导出工具Batch Tool,请参见使用Batch Tool工具导入导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