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费用波动异常,帮助用户及时发现预期外费用。
功能说明
异常检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您可自定义异常检测的灵敏程度,系统智能识别费用波动异常,从而实现自动监控、发现和预警预期外异常费用,帮助用户及时洞察费用异常。
异常检测支持评估反馈,用户的反馈结果会参与训练算法,反馈越多、越准确,越有利于提升检测准确率,用户可以通过评估反馈体系,打造贴合业务自身的算法模型。
在使用异常检测功能前,请您知晓:我们为您提供免费的异常检测功能,通过该功能您可体验由算法为您找出在用服务中的疑似异常。您理解并同意,我们无法承诺该免费功能100%稳定(如可能出现的检测不准确或不全面、预警通知时效性不足等),亦不为异常的真实原因或由此引发您的任何资损负责。
“异常检测”功能适用的商品范围如下所示(其中包年包月预付费商品仅检测其后付费的计费项):
商品名称 |
云盘 |
云服务器ECS(包月) |
加速上云服务_后付费 |
快照 |
日志服务 |
阿里内部使用负载均衡 |
传统型负载均衡CLB(按量付费) |
风险识别按量付费 |
RDS只读实例(按量) |
高速通道-对等连接(后付费) |
关系型数据库(按量付费) |
云数据库 PolarDB-包年包月 |
网盘与相册服务 |
高速通道-资源占用费(预付费) |
P2P内容分发网络 |
表格存储(按量付费) |
对象存储OSS |
消息队列 MetaQ 按量付费 |
消息队列 RocketMQ 版 |
NAT网关(按量付费) |
文件存储(按量付费) |
中间件内部diamond |
视频直播 |
IPv6公网带宽(后付费) |
智能媒体管理 |
出云流量-国内站 |
边缘节点服务 |
弹性公网IP(后付费) |
Pandora容器(内部商品) |
云服务器(按量付费) |
弹性容器实例 ECI |
语音SIP |
专有宿主机(按量付费) |
容器服务企业服务 |
云数据传输-公网 |
共享带宽(包月) |
跨产品公网带宽 |
共享带宽(后付费) |
云企业网_跨境(预付费) |
云企业网(预付费) |
NAT共享带宽包(按量付费) |
漏洞扫描 |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试用版 |
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MySQL版(按量付费) |
操作说明
您可以登录“用户中心”,进入“成本管理-异常检测”,查看您云上消费的异常检测结果:

开启检测
点击右上侧“开启检测”按钮,可开启或关闭“异常检测”功能。选择开启时,请在弹窗中确认“开启说明”,便于更好的使用功能。

灵敏度设置
点击右上侧“检测设置”,可拖动设置异常检测的灵敏程度,灵敏度数值越大,即更容易检测到异常。

异常成本:实际消费成本与算法期望值区间边界的差值的绝对值。
期望值区间:是异常检测算法(根据您设定的灵敏度,及历史消费数据)输出的预期正常波动范围,在成本数据走势图中用蓝色阴影表示。
实际消费值处于期望值区间内时,算法认为波动较小而不报异常;实际值超出期望值区间的上下限时,算法认为波动过大而检测为异常。
期望值区间受灵敏度设置的影响,灵敏度越大,期望值区间越小,越容易检测到异常。
预警设置
点击右上侧“开启预警”按钮,可开启或关闭预警功能。选择开启后,当检测到的异常成本或异常程度满足设定的预警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通知。
点击“预警设置”按钮,可在弹窗中设置预警条件,点击“添加一组预警”,设置第一组预警条件:

完成后,用户可设置的预警信息如下:
预警值类型:
预警名称:该条预警设置的名称。
预警条件:包含“异常成本”和“异常程度”。
预警阈值:若“预警条件”选择“异常成本”则阈值需填写金额数值;若“预警条件”选择“异常程度”则阈值需选择“疑似”“轻微”“严重”“十分严重”。
预警频率:默认为“每天一次”。
消息接收方式:可选择邮件、短信、站内信的方式收取预警通知。

请确保您选择的接收人拥有已验证的邮箱和手机号,以避免无法收到通知邮件和短信。
第一条预警设置完成后,在“预警值1”下方,您可以点击“添加一组预警”,新增第二条预警。
开启严重异常提前预警:
开启后,对于检测范围内异常程度为严重或十分严重的异常,将更及时预警,最快可在实际消费后9小时内预警。

开启严重异常提前预警后,系统会每个几小时检测当天的数据,如果发现有严重异常以上的成本异常,则会更频繁及时地预警;但是当天的异常无法查看详情页,异常的可能原因也未更新完成,您需要在第二天才能看到详情页。
请您知晓:如果开启了严重异常提前预警,预警通知将会更加频繁,如果您认为这会对您产生打扰,请关闭该功能或减少通知人范围。

检测结果
开启异常检测功能后,系统会按照检测设置对您的消费情况进行异常检测,并展示检测到的异常明细结果。

在上方“异常检测”功能区中,可以查看选择时间范围内的“未评估的异常”、“未评估异常成本”、“累计异常数量”以及“累计异常成本”。
在“异常明细”功能区中,可以按条件筛选检测结果,其中各字段含义如下:
异常ID:本条异常的唯一识别ID。
发现时间:本条异常费用发生的日期。
产品明细:发生消费异常对应的商品名称。
账号:异常发生的账号,包含当前账号及下属财务子账号。
异常成本:实际消费成本与算法期望值区间边界的差值的绝对值。
成本趋势:指费用异常的方向,成本上涨或成本下降。
异常程度:异常消费金额偏离期望值区间的程度,偏离程度越大,异常程度越严重。
评估结果:对该异常检测进行人为评估的结果,含“准确的异常”、“不是问题”、“误报”。
评估反馈
您可以点击检测结果右侧“查看详情”进入详情页,查看检测结果详情。

详情页包含“异常概览”部分,可查看异常检测的发现时间、涉及产品、账号、异常发现前后的消费成本走势,您可以点击异常成本点的查看成本分析,进入“成本分析”页进一步验证检测结果是否准确:

在“异常评估”部分,可根据系统推送的异常“可能原因参考”排查异常消费产生的原因:
点击右侧“查看成本分析”,进入“成本分析”页查看该原因对应“Owner账号”、“地域”、“产品明细”条件下的成本分析数据。
异常评估:也可选择正确的反馈并提交,可以参与算法训练,反馈越多、越准确,越有利于提升检测准确率:
评估反馈选择“准确的异常”:代表该系统检测结果准确,确实是业务上的异常,下次如有类似情况则继续检测为异常。还可在下方勾选或备注实际原因。

评估反馈选择“不是问题”:代表预期内的波动或影响较小,系统需要提升检测准确率。还可在下方勾选或备注实际引起波动的原因。

评估反馈选择“误报”:代表该系统检测结果不准确、为误报,实际上不是异常,系统需要提升检测准确率。还可在下方勾选或备注您认为误报的原因。

完成后,点击“提交”进行异常评估反馈。